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/ 新闻 / 滁州新闻
描绘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锦绣画卷
滁州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
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2-11  浏览次数:

   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对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、建设生态文明、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2024年,我市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以林长制创新点建设为载体,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,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努力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的有机统一。去年,我市还在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会议上作交流发言。

   围绕“联”,培育经营主体

   适度规模经营,是林业高质量发展和注入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。我市通过科学体制机制设计和市场研判,推动场村联营、联村合作、联农带农等经营方式,不断提高集体林经营的集约化、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。

   场村联营。我市发挥林场技术优势,探索“国有林场+集体林”经营模式,提升集体林质量。落实“场村合作”方案4个,带动集体林经营面积近5万亩。探索“国有林场+集体林”森林可持续经营新机制,全市场外造林2500余亩。

   联村合作。在明光市张八岭镇开展试点,以所属10个村股份合作社入股成立岭尚公司,打造镇级森林资源运营平台,引导分散林地“存入”平台,由平台整合打包成集中连片的林地林木资源包。2024年,平台收储集体林地6000亩,待收储面积23800亩。

   联农带农。我市探索建立“村集体+企业+农户”经营模式,推动农户以林地入股、企业以资金技术入股的方式构建产业联合体。凤阳县白云村开展集体林地收益权量化到户试点,全省首发《集体林地收益权证》。定远县黄圩村采用“专业合作社+农户”经营模式,农户以林地经营权入股,人均年收入约2万元。全市累计培育合作社、家庭林场等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1200余家。

   围绕“营”,促进提质增效

   我市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积极探索“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”发展路径,通过扩绿、兴绿、护绿“三绿”并举,森林水库、钱库、粮库、碳库“四库”联动,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绘就“宜居宜业宜游”生态蓝图。

   强化科技支撑,提升经营水平。以优结构、提质量、增碳汇、强产业为主攻方向,常态化开展科技强林行动。积极开展薄壳山核桃、麻栎等乡土树种实用技术推广服务。依托64名省级林业科技特派员、60余名林业技术人员,实施省级林业科研创新(推广)项目3个,新储备项目12个。打造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3个,林木良种使用率85%以上。

   优化林分结构,提升经营质量。探索全生命周期集体林可持续经营,推广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,鼓励营造复层异龄混交林分。实施省级森林质量提升示范项目,持续加强中幼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。全市集体林新造林2.56万亩,森林抚育20.34万亩。充分利用林地空间,开展林药、林菌、林禽等集体林复合经营43万亩。

   完善产业链条,提升经营效益。结合绿美江淮行动和滁州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建设,试点集体林托管经营,推进“小山变大山”,构建“农户为基础、合作社为纽带、林企为龙头、林场为支撑”现代林业产业化联合体。布局麻栎全产业链,形成菊花炭、食用菌等八大产业,培育国家及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2家,受益林农超过10万人。聚力做强薄壳山核桃产业,栽培面积20.7万亩,年产果量2200余吨,综合产值达24.54亿元。支持明光林业生物经济产业园发展,安徽炭元、银蝎科技、国环生物质等10余家企业入驻园区。

   围绕“融”,创新绿色金融

   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,我市积极推动金融资本向林业领域倾斜,为“两山”转化开辟新路径,让更多林农依托生态资源端上“绿饭碗”、吃上“生态饭”。

   用足国储林融资。结合国家储备林建设,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,打通资源变资产、资产变资金通道。市林投公司与天长市合作,融资2000万元启动1800亩集体林收储工作。全椒县孤山国有林场流转村集体土地803亩发展薄壳山核桃,国储林项目建设后,转至全椒森园公司,每年村集体增加收入35.3万元。全市国储林融资到位资金5.88亿元,近50%转化为群众劳务性收入。

   用活碳汇林融资。以我市开展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为契机,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,探索碳汇抵押贷款等绿色金融产品。发放“碳票生态贷”100万元,与国元保险签订林业碳汇期权价值保险。推进皇甫山国有林场省级森林碳汇试点建设,申请首批省级林业碳票。

   用好集体林融资。加大“政银担企”合作力度,探索建立以集体林权收储担保为基础的林业金融机制,大力推广“五绿兴林·劝耕贷”和“皖林邮贷通”林权融资业务,加快推进林权收储担保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。全市新增林权抵押贷款1.59亿元,贷款余额3.78亿元。全椒县开展碧根果“一棵树”专项贷,纳入“4321”新型政银担模式,贷款7815万元。

   眼下,我市正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探索更多制度创新,不断激发内生动力、提升经营水平、提高森林质量,努力在落实产权制度、完善经营制度和绿色产业发展上先行先试,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。

主办单位 天长市委宣传部 皖ICP备:13017952号-2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34120200005 联系我们:0550-7771220
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、建立镜像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50-7771220
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:tcswxb@126.com